Freebusy生活會館's Archiver

schultzjoe1247 發表於 2010-12-29 06:30

股市陰陽轉換悄然進行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 本周我們看到一系列的信號,顯示股市的陰陽轉換正在悄然進行。今年以來,對股市負面的影響的因素正在逐漸顯現出來,也就是陰的方面顯露的較為充分,而且為市場各方所認識,為股價運行所反映。而對股市產生正面的因素,也就是陽的方面則鮮有表露。但本周,這一狀況出現了一些微妙變化,歐美股市大跌反而加速了國內調控政策的終結,下半周市場已經傳出消息,地產行業將不再出台新的調控措施,這直接推動了地產板塊本周的大幅反彈,並有可能演變成中級行情。

從強力調控向中性政策過渡

政策開始出現微妙的變化。先是,我們看到本周中國領導人罕見地依次表態,要警惕負面因素的疊加風險。我們知道,這兩年中國的經濟政策是在保增長和調結構之間進行權衡。2008年10月份政策要保增長,中國推出4萬億刺激計劃,啟動金融海嘯以來的首次保增長策略,市場的反應非常直接,大盤走出明顯牛市行情。2009年8月份政策開始強調調整結構。這時候我們看到政策在強力收縮銀行信貸,並且大力調控房地產價格。那麼到了本周,情況又開始出現微妙變化,警惕負面因素的疊加風險。投資者的解讀可能就是,政策將再度回到保增長的軌道上。加上下半周傳出的地產業不再出台新的調控措施,基本可以確認政策在發生新的轉向:從強力調控向中性過渡。

中國政府希望借助經濟復甦,來改變投資主導經濟運行的格局,希望完成經濟的結構調整。如果全球經濟相對穩定,這樣的一個設想是非常不錯的。但當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蔓延,使得各種負面因素疊加的風險迅速加大。這將導致本次經濟結構調整面臨巨大難題,因為中國可能再度面臨保增長還是調結構的抉擇。事實上,從過往的經濟史來看,鮮有能夠在經濟危機的過程中,完成產業結構的調整案例,一般需要在實體經濟明確企穩後,才有實施的機會和可能。

股市充分反映了投資者負面預期

應該說,股市充分反映了投資者負面預期,也就是說市場陰的方面顯露的較為充分,主要包括:1:投資者逐步形成GDP增速逐級回落的共識,未來三個季度增速將分別為10%、9%和8%。對股市影響顯而易見。2:房地產調控政策超出預期,市場形成較大的價格和成交量回落預期。3:歐洲債務危機會對出口形成負面影響。進而導致中國經濟兩大引擎「地產+出口」同時受挫。4:上市公司盈利預期將出現明顯下調。

但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正面的因素也開始逐漸顯現。其一,如上所述,政策在發生微妙變化。其二,我們看到,產業資本開始大舉進入二級市場,而且更引人關注的是高管增持,據統計,5月10日至20日,滬深兩市高管累計41人次合計增持142.56萬股累計耗資1570.02萬元;而同期高管減持28萬股套現約273.67萬元,增持金額已經6倍於減持金額。其三,股市的收益率已經兩倍與長期國債,顯示股市低估的程度較為嚴重。其四,基金倉位的變化也透露股市見底機會的增加。

本周統計顯示,基金在最近兩個月大幅減倉,倉位水平已經與熊市時期差不多。筆者認為這預示著市場風險的大幅降低。因為不管是不是熊市,基金經理們都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顯然,這次基金公司吸取了2008年沒有減倉的教訓,但這次減倉是對是錯,現在還難說。

不過,對於股市漲跌而言,這是好事。記得1月份調查報告出來,結果是基金經理無人看空,筆者當時非常擔心。後來市場運行印證,基金的全面放心,事實上預示市場蘊含巨大風險

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現在的市場分歧相當大,但市場本身的風險卻在大幅降低。這一方面體現在基金倉位下降過程中,推動市場估值水平回歸到歷史低位附近;另一方面,大幅降低的倉位,也隱含了未來基金恢復倉位,帶來的股市估值水平的回歸。

地產股中級反彈或已啟動

在4月份的分析中,筆者明確指出地產股有可能在4月份或5月份見到中級底部的觀點。現在我認為中級底部已經在本周形成,未來地產股有可能迎來兩至三個月的反彈行情。

儘管預測是危險的,但我還是嘗試預測此次地產股的反彈情況。首先,最近的一次反彈。將是房價大幅下跌前的一次反彈,是政策出清的一次反彈。反彈後再度回落的幾率較大,反彈和調整的持續時間可能在半年左右,其中反彈可能持續兩至三個月,幅度或在30%至50%之間,隨後繼續調整機率較大。其次,房價將出現持續調整,時間可能達到1年半。但地產板塊的真正底部不會在1年半後,而是可能大幅提前。這如同地產股此次上漲的高點出現在2009年8月份,但房價卻在今年4月份見頂是一個道理。從行業運行的情況推測,地產板塊股價見底時間大體會在10月份前後。但是,樓價的調整,可能會持續到2011年年底。但從估值角度推測,下一次地產板塊股價見底的位置可能與當前的底部位置會大體相當大。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