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海蠣釣法

海蠣大名牡蠣,又名蠣黃或蠔(蠔)、蚵,屬貝類動物,純雄無雌,故得狀名(牡即公的意思)。鮮蠔在每年冬至後至次年清明前最為肥美,老行尊稱時下正是食鮮蠔的最佳時節。鬱達夫說:“福州海味,在春三二月間,最流行而最肥美的要算來自長樂的蚌肉,與海濱一帶的蠣房。”“蠣房不是福州獨有的特產,但福建的蠣房,卻比江浙沿海一帶所產的,特別的肥嫩清潔。正二三月間,沿路的攤頭店裏,到處都堆滿這淡藍色的水包肉;價錢的廉,味道的鮮,比到東坡在嶺南所貪食的蠔,當然只會超過。可惜蘇公不曾去閩海去謫居,否則,陽羨之田,可以不買,蘇氏子孫,或將永寓在三山二塔之下,也說不定。蠣房就是海蠣,不過這種二三十年代的攤頭店擺蠣房的盛況,在福州已經沒有了。但在幾年前的平潭,卻真是這種境況,石板鋪的老街淨是泥濘,腥氣甚濃,賣蠣婦女此起彼伏的吆喝,手裏卻不停的用螺絲刀或者類似的工具“別”(撬)海蠣殼。  

“別”海蠣殼之道,我母親甚是熟悉,要領是手要窩著,五指搭著未開殼的海蠣,刀尖朝著殼尾縫隙一搭,一撬,所謂手起刀落,將刀尖順勢伸進微微張起的殼縫,持刀的手腕一轉,一摳立馬就可以將蠣肉剔出。往往熟練的賣蠣婦女,刀功實在已出神入化,完全可以像我們在鍵盤上敲字的盲打一樣,一邊招呼客人,手裏的活不停著。盛況依稀,可是這些海蠣是不是鬱達夫那八十年前的海蠣,卻真是難說。在我們漁村的分類,海蠣有兩種,一種是海蠣,一種是幹海蠣。前面是野生的,後者是養殖的。  

海蠣的品種可分為:長牡蠣: 呈長片狀,背腹緣幾平行,長10~50cm,高4~15cm。右殼較小,鮮片堅厚,層狀或層紋狀排列,殼外面平坦或具數個凹陷,淡紫色、灰白色或黃褐色,內面瓷白色,殼頂二側無小齒。左殼凹下很深,鱗片較右殼粗大,殼頂附著面小。質硬,斷面層狀,潔白。無臭,味微鹹。大連灣牡蠣:呈類三角形,背腹緣呈八字形,右殼外面淡黃色,具疏鬆的同心鱗片,鱗片起伏成波浪狀,內面白色。左殼同心鱗片堅厚,自殼頂部放射助數個,明顯,內面凹下呈盒狀,鉸合面小。近江牡蠣:呈圓形、卵圓形或三角形等。右殼外面稍不平,有灰、紫、棕、黃等色,環生同心鱗片,幼體者鱗片薄而脆,多年生長後鱗片層層相疊,內面白色,邊緣有時淡紫色。生蠔:這種品種是牡蠣品種中個頭比較大的品種之一,個頭大的一個帶殼就能在一市斤以上,它一般是生長或者是養殖在江河與大海交融之處,在半鹹半淡的內灣淺海上。由於適合生長條件的限制,它的數量上比其他品種的少,因此它的經濟價位一般比較高。軟尾筏竿,專用柴輪仔(職業釣手最愛)也可用前打輪或是牛車輪,3號碳纖維線直出,千又3~5號勾,不加鉛...

釣法:1.先測量釣場深度後,不要把線收回卷輪內,而是如同手排一樣收起,讓線在一邊。2.取約5~8粒生蠔(蚵)稍加敲打,不要敲的很碎,投入釣點誘魚(30分誘一次)。3.打開一粒生蠔(大點為佳),把蠔肉連生蠔殼彎曲面留下。4.將蠔肉與殼分離,但是肌腱仍留殼上。5.勾蠔肉(白色的肉),不要勾連殼的肌腱。6.勾好後,順流將蠔放入海中(蠔殼就是你的鉛),別用拋投(這也是為何要用手排收線方式)。7.到底後,略為收緊些滯線,開始垂釣,不要晃餌,以免餌掉了。8.手感為主,視覺為輔,有動靜就揚竿。9.如果線突然松了,表示餌已被偷吃了,收線重新下餌吧。10.中魚收線時,仍是用手排方式收線,不要用卷輪收如果嫌麻煩,也有人用輕鉛(視水流,越輕越好),專用蠔肉來釣,誘法一樣,不過這種釣法對魚訊的感知比較遲鈍15分鐘無魚訊,閃人另找點蚵棚要有蚵為佳,已收成的不一定有魚,如果碰到正在收成,趕快跟著屁股後面去釣吧蚵農收成後,一般要稍微清洗,如果知道清洗位置,也趕快到該地下游處垂釣吧我的收線方式滴一次測出水深後,母線不要捲入線軸,右手持竿位置於卷線器前約5~10cm處,利用大拇指與食指夾住母線左手拉回母線,將滯線收納在一旁夠上魚餌後,拋餌入水,母線才可以很順暢的入水...中魚時候,或是換餌就利用同前述收線方式搏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