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都市「窮忙族」 越忙越窮為了啥

「窮忙族」一詞最近在網絡上、白領中流行開來。「窮忙族」來自英文「working poor」,指拚命工作,卻總感覺得不到應有回報的人。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一項針對11351人的在線調查顯示,75%的人自認為是「窮忙族」。而德國一項調查顯示,也有上百萬人認為自己是「窮忙族」。而由此產生的焦慮、抑鬱等情緒,也在這一群體中蔓延。

    窮忙背後的原因

    「我每天一早8點半到公司,幾乎得加班到晚上11點以後,可工資才3000多。」剛畢業1年,在某公關公司上班的小白有些抱怨:「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台掙錢機器,掙得還都是小錢。」

    問及「窮忙」原因,60.9%的人認為是社會壓力過大,48.9%的人認為缺少人生規劃,39.5%的人認為起點低、機會少,26%的人認為是太急於求成。在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謝曉非看來,「窮忙」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對薪水的期望值過高。第二,沒有充分考慮到工作中的困難。第三,現在各行各業對人的要求都比較高,也是人們認為自己「窮忙」的客觀原因。

    窮忙背後的隱憂

    而「窮忙」給人們帶來的最大危害是缺乏幸福感和心理疲勞。首先,沒錢讓人缺乏感知幸福的能力,導致幸福感低下。著名心理學家賽格利曼曾指出,財富只是在缺少時才對幸福有較大的影響,一個貧窮的人是不會感受到幸福的。就像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我用了18年才能和你們一起喝咖啡」,手中沒錢就意味著無法享受更高品質的生活,就會讓人為了喝上一杯咖啡而埋頭奮鬥,期間,必然摻雜著不滿、自卑、激憤的複雜情緒,根本無暇感知幸福。因此,「窮」極易讓人變得偏激,失去給予愛和感知愛的能力。

    其次,終日忙忙碌碌又碌碌無為,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會造成影響。世界衛生組織稱,繁忙的工作是威脅許多在職人員健康的一大因素。「忙」給人們帶來了心理疲勞。醫學心理學研究表明,心理疲勞如果得不到及時疏導,長年累月,在心理上會造成心理障礙、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機,並引發多種心身疾患,如緊張不安、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渙散、工作效率下降等,及引起如偏頭痛、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消化性潰瘍、月經失調、性慾減退等症狀。

    「沒有目標」讓人絕望

    「窮忙族」的另一表現就是「迷茫,缺乏目標」。而這恰恰是最致命的心理傷害,它會讓人對生活失去信心,進而變得絕望。賽格利曼曾用「習得性無助」來解釋絕望的心境,即當一個人發現無論如何努力,無論幹什麼,都以失敗而告終時,他會覺得控制不了整個局面,於是,精神支柱就會瓦解,鬥志也喪失了,最終放棄一切。

    謝曉非指出,當前最重要的就是幫助「窮忙族」調試心態。首先,把「窮忙」當成財富和經歷。調查中,14。1%的人認為,年輕人應該「窮忙」,在過程中總會有收穫。謝曉非告訴記者,「這就需要對職業有明確的規劃和目標,即便暫時掙得少點、辛苦點,照樣會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

    其次,問道如何擺脫「窮忙」時,被調查者給出的方法依次為「積極充電」(55.7%)、適當減壓(50.4%)、主動適應社會(39%)。此外,謝曉非建議,「窮忙族在休息時盡量不要總惦記著工作,不妨多找朋友郊遊、聊天、聚會。」值得提醒的是,還要減少信息的攝入和不必要閱讀;不要總對別人說「我太忙了」;適當拒絕不想做的事。
返回列表